🚑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 ❘ 🏪 24小時不打烊精神科急診
結合消防、警察、社區公衛護士及鄰里長為團隊,針對社區精障個案制造事端進行擾亂的狀況,提供專業之24小時到場緊急處理,並設單一通報窗口,共有17位專科醫師參與,提供扎實緊急處理,避免造成病患延誤就醫,且耗費社會成本,使在社區中的精神病患能獲得適當的就醫協助並保障其人權。
|
🚑 馬偕紀念醫院 ❘🏪 連貫性的精神復健服務
建立最適合的職業復健環境,訓練個案的體力、責任感、穩定度、工作行為及工作態度,提供庇護性的就業服務,協助精障者勇改跨出第一步,輔導就業率達84.4%。
|
🚑 基隆醫院 ❘🏪 北海岸唯一的日間型精神復健機構
以全人健康管理,積極協助病人回到職場為目標,量身訂作治療模式以提升病人生活品質減少家庭負擔,以能增加工作能力,重返職場,家屬整體滿意度102年-81%,103年87%,104年達95%,經由團隊的努力扭轉了社區對患者之偏見。
|
🚑 衛生福利部八里療養院 ❘🏪 個別化的薰衣草舒壓病房
突破過往社會對精神病患者需要被隔離的治療的刻板印象,結合山上的地理環境優勢,在合理範圍內提供彈性、開放之環境強化病患與家屬和諧關係之建立,在多元治療下達到病患住院天數下降,回歸社會比例提升。
|
🚑 國軍桃園總醫院 ❘🏪 精神疾病障礙者庇護性就業服務
以醫療、復健、就業訓練與就業安置為一體的理念,落實社區精神醫療復健,並以醫院為後盾,協助降低疾病再復發,讓精神疾病患者在接觸庇護性就業服務後,開始嶄新的人生。
|
🚑 桃園療養院 ❘🏪 專業、貼心、全程的高年精神醫療服務
優化門診流程,提供高齡整合轉介服務,讓長者免排時間也免至各科室奔波。並設立高齡專屬病房病房,設計亦以安全、溫馨為原則,讓高年病人感受到家庭的氣氛,建立完整又連續的精神醫療照顧。
|
🚑 台北榮民總醫院員山分院 ❘🏪 多元整合的社區復健中心
創造一個溫暖、像家一樣的「溫心工作坊」提供精神復健服務,提供尚未完全康復之學員做復健治療,可延長學員因疾病症狀改變再次住院的天數,同時結合專任管理員的中餐丙級專長,發展工作坊獨特美食,使學員回歸家庭及社會有卓越的成效。過去住院的學員數合計有14位,在接受溫心工作坊復健治療前的平均住院日數高達347天,在接受復健治療後,住院天數下降至21天,創造出更好的生活。
|
🚑 玉里醫院 ❘ 🏪 職能治療協助病友再創第二生命
於患者入院時先給予評估,訂定不同職能復健治療的目標,輔導病人回歸社區進入職場,並提供有報酬的工作形態,讓患者擁有成就感,每年有890人接受各種工作訓練,成功返回生活。
|
🚑 草屯療養院 ❘ 🏪 創造病友「逆轉勝」的生命故事
為了更符合病友需求之職能治療模式,勇敢的突破舊有框架,建構五階段『起步-成長-突破-超越-實現』復健模式,聯合其他35家精神醫療機構建立「精神復健人力銀行」,打破過去單打獨鬥方式,提高病友回到社會進入職場的機會,病友在就業輔導訓練結訓後就業率皆高於全國平均值。
|
🚑 臺中榮民總醫院嘉義分院 ❘🏪 快樂的精神復健家園
為國內唯一設有康復之家與社區照護的精神部,提供多元化的治療性活動及工作坊(足球隊、康復之家、庇護之家、才藝工作坊等),以因應不同精神病患的症狀及能力,藉由這樣的分級訓練,讓患者早日回歸社會生活。
|
🚑 國軍高雄總醫院 ❘🏪 跨越圍籬,走向伊甸園
全國的急性精神科病房多為「封閉式治療空間」,但國軍高雄醫院考量人性尊嚴,拆除鐵窗、鐵門,營造綠化、優雅、寬敞的治療空間,建立國內首座「分級分類管理的急性精神病房」,對於對急性病人在安全品質及人性角度從事多元管理,在重症全封閉病房設立全國首創即時無線生命監測系統,提升病人生命徵象監測之即時性與安全。
|
🚑 高雄榮民總醫院 ❘🏪 安全持續的精神照護
全國首創「無柵欄開放式護理站」,各項設計考量安全治療環境及家庭化,創新發展「攻擊與自殺/自傷評估量表」,病人入院後立即評估病人攻擊與自傷傾向,進而啟動攻擊與自傷防範機制,有效降低攻擊與自傷事件發生率,維護病人與工作人員安全,攻擊發生率及自殺發生率遠低於國內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