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4大特色
「幸福智樂照護圈」的特色以主動篩檢、全人評估、環狀組織、長期照護,對社區居民提供在地化、生活化、便利性之服務,以下分別列點敘述:
(1) 深入社區,主動篩檢
基隆長庚社區醫學研究中心深耕基隆與北海岸社區10年,持續以實際行動支持社區健康,經由主動進入社區,與鄰里長共同巡視各地區,實際檢視健康照護所需。在各地區定期舉辦健康照護篩檢活動、舉辦健康講座、以及醫師衛教。
(2) 身心兼顧,全人評估
由院方全力支持,投注大量人力與資源,由各科專家共同構思全人健康照護,因此能夠提供社區居民完整之評估。神經科與精神科團隊以量表篩檢主觀認知障礙、憂鬱失智風險、疲勞篩檢、睡眠量表、以及肌少症風險評估。
(3) 環繞照護,橫向聯繫
「幸福智樂照護圈」以個案為主體,採取環繞式整合照護。從社區到醫院,再從醫院回到社區,以生活化、在地化、不間斷健康照護為訴求,結合各界資源,謀求失智個案最大健康福祉。
(4) 長期追蹤,縱向關懷
失智症以神經退化性及血管性失智為主要成因,病情特色為呈現一個失智症連續體,從臨床前期到重度失智,失能狀態隨時間逐步加重。因此長期追蹤個案,能適時因應病情變化提供最適當的照護。因此長期追蹤縱向觀察,隨時予以協助是在失智症進展中,至關重要的照護策略。
2. 4大創新
(1) 社區醫學跨領域合作,多面向整合研究
基隆長庚社區醫學研究中心以十年堅持,服務8121位基隆北海岸居民,以居民為中心,以全人健康為目標,整合研究與服務於社區內,並結合社區與醫院的人力與資源,以順暢的管道提供所需之醫療與健康照護。
(2) 社區醫學完整腦部影像分析,結合生物標記物分析
腦部磁振造影研究、結合多面向評估,與生物標記物的創新研究是「幸福智樂照護圈」的主要創新之一。腦部磁振造影運用多項影像造影技術,能夠深入了解失智症之腦部大腦白質變化、腦功能連結變化、以及大腦灰質的結構變化,是開啟極早期失智症早期診斷與尋找治療標的的重要一環。
(3) 關注極早期失智症,開創研究領域與臨床服務
在應用先進腦影像分析的同時,我們亦注重認知研究與服務的基石,以社區內健康個案在主要結構化認知測驗中的表現,建立以年齡與教育程度為梯狀分區的認知表現常模,並且驗證國際常用之阿茲海默認知量表(The Alzheimer’s Disease AssessmentScale- Cognitive subscale, ADAS-Cog),做為未來認知研究與臨床判定失智的本土化標準。
(4) 跨領域整合多團隊,提高失智照護涵蓋面
早期失智常易與老人憂鬱混淆,兩者之間有部分重疊的症狀,導致臨床需要特別注意鑑別診斷。憂鬱與焦慮是失智常見的精神症狀,而認知功能表現不好也容易出現在老人憂鬱症。因此精神與神經領域共同合作,能更好的協助出現認知衰退與憂鬱焦慮傾向的老年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