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幫助各機構護理團隊更深入了解SNQ各項審查指標,以及備審準備方向,本次說明會特別邀請了歷屆優秀團隊進行經驗分享,傳遞成功致勝的關鍵。
【智慧護理組】中國附醫 李青霞專科護理師
獲選年度:2023年
申請項目:I see pain--視覺化疼痛管理
透過數據分析和視覺化展示,我們能夠快速把握病人的情況,使整個團隊能夠更有效地介入並解決問題。這不僅提高了我們的醫療服務品質,還使我們成為全國首家將人工智慧技術應用於疼痛管理的醫療機構。

▲李青霞護理師分享「智慧護理組」備審經驗以及疼痛護理的品質指標。
取得SNQ的品質認證標章使得我們的形象和品質得到了顯著提升,病人對我們更加信任。此外,我們的效率大幅提高,減輕了護理人員的負擔。最重要的是,我們的團隊合作能力得到了加強,不僅改善了病人的生活品質,還提高了疼痛管理的成功率,為醫院帶來了更多的收益和良好的口碑。
【護理領導與管理組】汐止國泰醫院 傅美瓊主任
獲選年度:2020年
申請項目:護理之路我和你~珍惜共同成長
在經營護理系統近十年後,我們面臨了多次挑戰,包括高離職率和人力短缺。不過藉由參與SNQ,我們系統性地檢視並改進各項管理流程,從而大幅提升了醫院的整體品質,不僅成功降低了員工離職率,也提高了員工和病人的滿意度,並實施了有效的招募和保留人才策略。

▲傅美瓊主任分享申請「護理領導與管理組」的備審經驗與收穫。
更重要的是,申請SNQ的過程讓我們有機會與其他醫院比較和學習,通過借鏡和改進,顯著降低了異常事件和感染率。參加SNQ不僅讓我們醫院在各方面得到提升,更重要的是讓我們看到努力的方向和成效,這對於未來的持續改進和發展具有深遠意義。
【護理機構服務組】聯醫忠孝院區 曾怡華護理長
獲選年度:2020年
申請項目:活化樂齡,快樂生活-營造幸福感護理之家
我們通過系統性地檢視和改進護理服務,進一步提升了住民的幸福感和生活品質,打造了舒適、安全的環境,促進了社區連結,並提高了長者和家屬的滿意度,進而實踐了我們的服務理念—健康、平安、尊嚴和幸福。參加SNQ讓我們不斷學習和改進並且凝聚團隊,建立了獨特的照護和品質監控模式,是難能可貴的成長歷程!

▲曾怡華護理長分享「護理機構服務組」備審經驗與團隊成長歷程。
【護理機構服務組】台北榮總 黃美淑護理長
獲選年度:2021年
申請項目:以病人為中心之多團隊式居家護理照護
在準備的過程中,我們全面檢視並整合了原有的居家照護服務模式,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三大特色、兩大創新、四大呵護」模式,包含行動ACP、個案趴趴go等創新服務。這不僅凝聚了團隊的向心力,更使我們的照護更加全面周到。同時,我們也密切與家屬及社區合作,蒐集寶貴的意見回饋,作為服務精進的養分。SNQ準備之路任重而道遠,但卻是團隊向上的重要契機!

▲黃美淑護理長分享北榮居家護理服務的創新模式,及參與「護理機構服務組」的準備過程。
【護理特色專科組】中國附醫 馬維芬教授
獲選年度:2023年
申請項目:整合實體與線上之「精神高風險健康促進平台」
在準備過程中,我們遭遇了時間壓力和資料整理上的困難。由於對SNQ的要求不清楚,曾使我們陷入迷茫。後來,我們通過不懈的努力,收集了必要的資料,制定了計畫,並與專業人士不斷交流和練習,以應對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

▲馬維芬教授分享「護理特色專科組」的備審經驗。
透過參與SNQ,我們不僅提高了對醫院服務的理解並改進,還增強了團隊的凝聚力和專業能力。儘管過程充滿挑戰,但經過我們團隊的努力,最終成功通過了審查並獲得了獎項。
【護理特色專科組】高醫附醫 楊佩瑄督導
獲選年度:2023年
申請項目:溫心守護、賦能照護-整合性居家靜脈營養照護團隊
透過徹底的資料收集和撰寫計畫書的過程,我們全面檢視了團隊的服務流程、成果數據和創新做法,凝聚了團隊的向心力,也激勵大家追求卓越。此外,通過這次的嚴格審查,獲得了金獎肯定,不僅是對團隊多年努力的最大肯定,也證明了我們的照護品質已達到國內、甚至國際水準,提升了醫院護理團隊的能見度和影響力。

▲楊佩瑄督導分享參與SNQ「護理特色專科組」的歷程與心法。
這次競賽也促使我們思考未來發展方向,因此啟動了"轉型居家靜脈營養照護"計畫,讓重症病人在家中仍能獲得專業服務,邁向全人、全程、全環境的整合照護。
本次說明會共有近200名各機構醫品及護理部主管參與。三軍總醫院醫品部代表於會後表示,通過本次說明會,了解到評審標準和流程,獲得了實戰建議,並意識到在競賽中需要重點關注哪些方面、如何加分,以及如何強化資料和提案。此外,本次說明會也啟發了他們未來進行多元教學和創新教案的想法,並幫助他們了解資料時間範圍的重要性以及有效展示團隊歷程的方式。
獲選團隊分享簡報
相關報導:SNQ國家品質標章 護理照護服務類說明會-專家觀點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