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協助癌童返校作為家庭持續性照護的延伸】
良好的存活者照護:本團隊從診斷初期開始介入標準化且高品質的返校照護,透過協助兒童「正常化」的過程,讓兒童在治療階段也能與社會接軌。
目前團隊經驗看來早期返校之病童,出現嚴重化療副作用的比率較少,且父母焦慮程度也較低,此部分已經於2024年啟動團隊研究,目前研究正在進行中。
2.【首創納入教育學習需求於緩和照護面向】
早期緩和醫療介入:定期的緩和醫療介入,除針對新診斷之病童家庭提供症狀、社會支持、營養、心理、發展、教育學習等需求評估外,也能早期發現病童家庭有緩和安寧的需求,即早讓癌童家屬有緩和醫療的概念。
返校照護即是良好緩和醫療的最佳化全人照護策略之一,我們的資料庫顯示,早期返校成功的病童,在緩和醫療評估中的生活品質呈現較高的分數(團隊研究持續進行中)。
3.【營造學校與社區中癌童友善之教育環境】
團隊的返校照護模式能協助學校老師與校護提升照護能力,增加面對癌童之信心,且每一位病童的返校會議中,團隊也會列出學校導師能對班級宣導的重要事項,因此每一個班級導師都將這些病童罹患癌症卻努力返回學校的過程分享給班級同學,並教導同學主動關心與尊重他人的社交技巧。
此舉無形中就已經在校園生活營造癌症友善的環境,此為兒童癌症返校照護中很重要的社區營造附加效益,雖目前無量化資料,但可以透過癌症病童與導師、校護的良好回饋得知,兒癌返校照護是對於全人、全家、全程、全隊都有益處的創新照護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