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手機簡訊傳來:「產後大出血病患,預定6分鐘後到院,預估失血量已1000c.c.。」瞬間婦產科、急診室、開刀房、檢驗室、放射診斷科、護理部門等第一線醫護人員立即動員,不到10分鐘趕往急診專區集合…..
產後出血的主因: 子宮收縮、凝血及生產問題
造成產後大出血原因,可能受子宮收縮乏力或凝血功能障礙所導致。
讓子宮收縮乏力的因素,包括:子宮過度膨大、巨嬰、多胞胎、羊水過多、胎盤剝離、產程過長、受麻醉藥物影響或催生藥物刺激、羊膜絨毛膜炎等。
凝血功能有障礙可能是因先天性凝血病變,例如罹患先天性血小板過少症,或是產婦有子癇前症、羊水栓塞、胎盤剝離、敗血症等症狀。
此外,在生產時產道出現裂傷(陰道裂傷、子宮頸、子宮下段裂傷)或子宮破裂,以及產後胎盤組織剝離不完全,沾黏在子宮腔內,甚至有副胎盤等情況,也可能會造成產後大出血。
600CC大出血量 像噴泉:危及生命
產後大出血為出血量超過1500c.c.以上,高雄長庚紀念醫院婦產部部長龔福財表示,20幾年前處理產後大出血的結果是「死亡或沒子宮」,即使救回一命,沒子宮會喪失未來生育的可能,無論是對患者或家庭傷害都大。
現在的手術急救處理,不僅以保存生命為主,也盡量留存子宮,以延續未來再生育的希望。
產後大出血是極具致命性的急症,要求最快速度,以掌握黃金救援時間。
因為孕婦足月時的子宮胎盤血液循環每分鐘高達600c.c.,而一般人的血液循環每分鐘約10~25c.c.,大出血量可能會像水龍頭一樣流血不止或像噴泉般湧出,症狀發生時可說異常危急。
曾經流產或接受子宮手術的產婦:特別留意產後大出血
雖然產後大出血難以事先預防,但有一些高危險族群可多留意此一併發症,例如孕婦年齡超過34歲的高齡者、有抽菸喝酒習慣、罹患妊娠高血壓、有前置胎盤者、曾多次人工流產病史、子宮過大、曾進行肌瘤切除手術、子宮肌瘤合併血流異常、有凝血異常疾病,或是前胎發生過嚴重的產道撕裂傷及子宮收縮功能不佳等問題,面臨生產時都要特別注意,最好選擇至大型醫療院所待產較為妥當。
搶救孕產婦 避免血崩而休克:分秒必爭!

高雄長庚醫院婦產部在2004年8月成立24小時急症轉診系統,目前已有24家醫療機構加入共同救援網絡。
「在轉診前及轉診過程的前置措施與準備,是影響後續診療成功與否的關鍵!」若有遇到危急的孕產婦個案,在轉診前,醫護人員須依據高雄長庚製作的SOP處理,當產婦已經有大約超過500c.c.的出血量時,須立即以最粗的針管進行大靜脈注射,並緊急輸血。
此外,必須以紗布填塞子宮,雙手進行強力宮底按摩等止血措施,以避免血崩而休克。在轉診的過程中,也必須監測生命徵象,並做好保暖及氧氣供應。
24小時待命 跨科動員:10分鐘抵達急診
為了在最快速度,讓產婦盡快接受動脈栓塞(TAE)治療,在轉診專線接獲通報後,院內系統會以簡訊啟動緊急照護團隊,包括婦產、急診、放射診斷、護理等多個部門人員,會在收到簡訊後10分鐘內,到達專門處理傷患的照護專區,其他相關單位如手術室、血庫與藥局,也會同步待命。
目前簡訊通報團隊到達急診的平均時間,甚至縮短至7.82分鐘。當救護車送達院內,立即採取檢傷掛號合一。醫護人員會依患者出血的嚴重程度以色卡區分,進行分級照護,爭取更多手術的黃金時間。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