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凍齡,不如「活耀老化」!
「看書報,總是將書報拿得老遠…」、「要吃藥,藥錠卻從指縫滑落…」、「過馬路,總是緩步慢行…」、「看電視,聲音越調越大…」這是你我周遭高齡長者的行為表現,是各種機能衰退的自然現象。現代醫學不是在治「老」,是在減緩身體機能衰退對長者生活的影響。
從電視、報紙、雜誌或網路的訊息,你應該看到或聽說我們的社會正在快速老化,到底有多快?對你有影響嗎?簡單來說,現在每10人有1個老人(大於65歲以上長者,佔台灣人口的11%),大約6個成人照顧1個老人,同時也扶養子女;五十年後,預估每3人有1個老人(預估佔39%),屆時1位成人要照顧1個老人,同時也扶養子女,將肩負更沈重的扶養重擔。所以,年輕的你正處在一個扶養責任與日俱增的時刻,你們該如何面對?如何逐步實踐世界衛生組織倡導的「活躍老化」概念?「活躍老化」指的是老年人具有獨立生活且參與社會活動的能力,可以自我照護、減輕年輕人扶養負擔。
在社會快速高齡化的趨勢下,我認為有三件事情是年輕的你可以做的:
一、珍惜與阿公阿媽相處的福氣,但要體諒他們有記憶變差、動作變緩、反應變慢、聲音聽不清楚、牙齒變少的自然衰退現象,所以把握機會好好陪伴,好好珍惜。先試著每天一句簡單的問候與關懷,像是「吃飽了嗎?」「你今天好嗎?」再試者握一下他們粗糙的雙手,或蹲下身子為他們剪指甲、穿襪子。這是一些小動作,若你沒作過就不容易做,但不是難做的事情。而「家有一老如有一寶」,與他們相處也常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他們人生經驗豐富、是好的傾聽者與生活導師,聽聽他們的故事或談談你與父母、朋友、同事、長官之間的衝突,藉由他們的經驗找到適合自己的處理方法。
二、建立健康的生活習慣,包括規律運動的習慣與均衡飲食。讓自己有更健康的身體,應付更多挑戰,甚至可以延緩衰弱,就是三五十年後你步入高齡時,能讓自己更有獨立生活且參與社會活動的能力,即活躍老化的概念。如果你沒有固定運動的習慣,善加利用生活周遭無所不在的科技,讓運動變有趣,例如使用你的智慧型手機或平板電腦,與運動記錄軟體結合,記錄個人運動歷程和運動軌跡,讓運動更好玩。這個活躍老化的概念,其實你的父母(可能五、六十歲吧)也很管用,可以協助他們順利步入高齡時期。
三、關心公共事務,特別是政府為因應高齡化社會所推動的政策。為什麼年輕人要關心公共事務呢?因為,現在所訂定的政策都與你未來的生活息息相關,有一套完善因應高齡化社會的政策,才能營造一個高齡友善的社會,你未來才會有安定、安心且安全的老年生活。藉由關心進而參與公共事務,以行動影響政府的政策,才能勾畫出自己對未來生活的願景,讓未來的高齡化社會符合自己的期待。不要遲疑,年輕人的意見常常也是很珍貴的!
年輕的你,請珍惜陪伴、照顧長者的福氣,也同時花些心思來培養健康的生活習慣,未來才能健康、活躍老化,並將此健康行為推廣到你周遭的成老年人;同時,關心與我們息息相關的老人議題,大家共同為營造一個高齡友善的社會而努力。
( 圖說 : 筆者與95歲母親及20歲小孩,一起參加2012年老五老基金會愛的818健康伴我行活動 ~ 一起健走、一起擁抱。)
●文 : 中國醫藥大學醫學院院長/台灣老年學暨老年醫學會理事長/老五老基金會董事長 林正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