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營養照護從新生兒至終老:
提供住院病人合宜餐點,對於院內各年齡層病人,提供適切各式餐點,如:早產兒母乳庫母奶、新生兒嬰兒配方奶奶水調配服務、產婦產後調理餐、一般飲食、治療飲食(因應牙口吞嚥質地調整:細軟、泥狀;疾病飲食:糖尿病、腎臟病、低普林等)等皆能符合住院病人所需。服務目標:孕產婦生育健康寶貝、幼兒健康成長茁壯、中老年人活到老吃到老,享受食物。
2.提供營養評估及諮詢:
依據住院病人及門診營養訪視標準作業書給予相關營養照護需求者,提供適切的營養照護。
3.神經暨認知整合照護病房營養團體活動:
營養科針對住院的失智症病人及其照顧者每週辦理「食玩營養團體活動」。帶領及陪伴失智症個案及家屬,創造良好互動模式及美食之回憶。
4.營養照護從醫院至居家,提供全方位營養服務:
出院後也提供全方位營養服務,對於無法在家製備或飲食不知如何控制之慢性病人及產後婦女,皆可向本院訂購如產後調理餐、天然養生流灌食配方、一般飲食及治療飲食(質地調整飲食、疾病飲食)。
5.提供獨居長者送餐服務:
與社會工作課合作,結合社區發展協會,針對獨居長者個別狀況提供個別化的餐食。關懷深入獨居長者家中,餐餐有溫食。
|
 |
1.提供嬰幼兒、孕產婦整合照護:
對於孕產婦,孕前與社區護理合作辦理孕產前夫婦健康講座,給予孕期營養指導,產後則是與產後護理之家合作,辦理產後媽媽教室課程,給予產後哺餵母乳甚至認識嬰兒副食品等相關指導,並設計多種針對孕產婦及嬰幼兒系列實用衛教單張。住院期亦提供產後調理餐,提供產後婦女滋養身體所需營養補給。出院後提供全方位營養服務訂購,對於無法在家製備產後婦女返家後也能享用合適生理狀況之餐點。協同小兒科母乳庫匯集捐贈母奶,配發到各地母乳庫衛星站給有需求的早產寶寶也能喝到母乳。
2.提供失智長者整合照護:
失智長者的照護更是與神經內醫科合作,讓失智長者得到更好照顧外,失智病友家屬也更了解失智症個案飲食問題,設定飲食照護的對策後,拍攝失智症進食問題與對策影影片,並翻譯國語、台語、印尼、越南、英文公佈於Youtube供照顧者參考外,更是與失智中心合作辦理失智症家屬支持團體營養相關課程,使照顧者因應方針及增進病友營養及生活品質。 住院期間,失智病房則辦理每週失智病人及家屬食玩活動提供親情間互動也獲得短暫喘息,藉由活動設計及過程增進個案進食量及照護者的照護技巧。
3.結合社區資源,照護弱勢族群(獨居長者送餐服務):
自98年開始與社區(里)合作,辦理獨居長者送餐服務,不同於一般供餐點,營養科在收案時,先進行對老人初步MNA(Mini Nutritional Assessment)迷你營養評估篩檢及ADL(Activity of Daily Living)日常生活活動功能量表,針對獨居長者吞嚥能力、牙口、及相關慢性疾病進行相關餐食的搭配。為了使長輩能吃到熱騰騰的食物,除了供應中餐,也將送餐服務涵蓋至晚餐。此外,每逢節慶時節更提供年節相關飲食或水果,愛心專送,溫暖長輩的胃及心,讓獨居長者也能享受溫馨節慶的氛圍。
|
 |
1.營養服務及研究發表量能:102-107年鼓勵營養師持續服務、持續發表,參加國內外研究論文與海報發表,共計36篇
2.營養照護研究發表專題化:以嬰幼兒、孕產婦、疾病營養、長者及生命末期照護為主題的相關研究發表,共計 27篇。
3.媒體專訪與出版社邀稿:營養師接受平面、電子、網路媒體及廣播節目邀約採訪,提升民眾對各類生理狀況及營養的認知、實用與技能。
|
 |
營養科服務目標秉持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以病人為中心」的創院理念為病人與民眾服務,落實社區醫院深耕社區健康,提供民眾全面性的營養照護。本科不僅提供院內病人餐食,亦提供院內無法哺餵母乳嬰兒,母乳、配方奶調配服務,除此外更提供獨居長者送餐及社區民眾外購餐點之全方位營養服務,期能協助獨居長者於飽足之餘更能獲得健康的生活。針對出院及院外社區民眾,積極開發多元化的全方位營養服務包含各式質地、疾病調理餐,如細軟質飲食、泥狀飲食、天然養生流質餐等,以及產後調理餐,以服務不方便家中製備的各種需求及各年齡層社區民眾。對於社區、學校或職場的營養宣導部份,提供民眾更多健康營養知識,期望能協助民眾預防疾病,減少家庭及社會的負擔。 |
|
|
 |
北市聯醫和平婦幼院區人力結構完整,負責各種膳食供應,有充足設備制做食物,食物製備及配膳流程均有管控,提供不同生命期之餐點。供膳過程及臨床服務均設有標準作業程序書,並與其他醫療科合作,進入居家提供營養服務。能與健康服務中心合作,做營養健康之宣導,並提供社區供餐與獨居老人營養評,精神令人感動。
惟較為可惜的是結果面未能呈現社區獨居老人供餐之營養改善評估,以及失智者營養評估及衛教改善營養之結果面也缺乏量化評量,建議增加與國內外指標機構的評比,方能清楚服務品質定位,並先鑑別社區營養之風險為何,進而導入控制措施,定能將特色服務做更深度經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