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檢異常血糖未警覺 視網膜出現病變才發現罹患糖尿病!

發表者

游能俊診所 院長/游能俊

日期

2015-03-20

 

臨床上有許多病患從得糖尿病起,就能以口服藥物長期妥善控制血糖,時間可長達30年以上。這群病患的共同特徵都是「早期發現、積極治療」,要做到真正的早期發現,一定要每年接受血糖檢查。

--------------------------------------------------------------------------------------------------------------------------

空腹血糖應維持100mg/dL以下  別忽視血糖異常警訊  

有糖尿病家族史、體重過重的人,特別是留意!雖然空腹血糖達到126mg/dL才是糖尿病,但切記!正常的血糖代謝須將空腹血糖維持在100mg/dL以下,才算標準。在門診中,經常碰到病患第一次就診時,就被發現出視網膜病變與腎病變。

這表示糖尿病已經至少存在至少5年以上,仔細詢問病史,過去體檢就曾經出現100~125mg/dL的血糖,但被告知沒糖尿病,之後未採取預防行動,也沒有追蹤血糖變化,加上「吃多、喝多、尿多、體重減少」的典型「三多一少」症狀並未出現,因而延遲發現,不僅導致嚴重併發症產生,同時也因血糖過高,必須接受較為複雜的多種口服藥物甚至胰島素治療。

 

糖尿病飲食原則:吃「菜」配「飯」

有句俗語說:「寧可吃到撐死,也不要死了就沒得吃」,這句話是面對飲食控制時,患者時而會從心裡冒出來的委屈與抱怨。的確,改變飲食習慣除了個人毅力外,也需要家人的協助與鼓勵。懂得辨識含醣食物、運用代換、選擇高纖低升糖食物,配合定時定量,是控糖的主要飲食原則;而魚、肉、豆、蛋、蔬菜、植物油脂,這些食物其實並不須嚴格限制,其中蔬菜更是愈多愈好。將進食順序改成「吃菜配飯」,少了主食,反而能享用更豐富的菜餚,糖尿病飲食不僅不是挨餓飲食,更是健康美食。                                                               高升糖食物                                             中或低升糖食物

                                                          蛋糕、麵包、荔枝、西瓜、龍眼、麵條                    糙米、燕麥、大番茄、葡萄柚、

                                                                                                                                                  芭樂、毛豆、木瓜、蔬菜

餐後散散步有助血糖控制

 由於每個人胰島素缺少狀況不同,所需的用藥與飲食調整幅度也就有差異,因此自己使用血糖機測量血糖,對藥物與飲食調整,會有絕對關鍵的影響。持續在一週的時間內輪流測量三餐前與後兩小時的「配對血糖」,是適用於大多數病患的有效自我監測建議;若使用一天三針以上的胰島素治療,監測次數就要更密集。遇到餐後血糖過高,除了調整食物外,用餐結束後40分鐘左右去走走路,不要坐著不動,這樣簡單的生活改變,也能改善血糖控制。

遇到血糖不穩定容易升高時,食物的調整常比藥物改變重要,除了定時定量外、固定含醣食物的種類、將含醣食物秤重、採用增加蔬菜減少主食的方式,短時間就會看到改善效果。

 

牢記三高標準值 降低疾病風險

 面對長期的三高控制,「訂策略、抓目標、真行動」是健康管理的核心。血糖控制的目標是糖化血色素小於7%,年紀75歲以上或小於18歲的第1型糖尿病患可略放寬至7.5%以下,高於目標值的期間不要超過半年。血壓至少維持不高於140/80 mmHg,藥物治療對血壓調整的效果比血糖迅速,在密集調整下,通常3-6月內就應穩定。血脂以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為主要控制目標,藥物通常不需經常調整,也是3-6月內就應控制至不高於100mg/dL,但已有心臟血管疾病與慢性腎臟病者影儘量控制更低至70mg/dL,至於三酸甘油脂則控制至不高於500mg/dL,就可以降低急性胰臟炎的風險。

 

 

◆更多文章請 前往健康優購網_健康研究室參閱~

115台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七段508號9樓
02-26557888
Designed by CREATOP

SNQ Copyright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